肝癌的手術治療


    
肝癌(即肝惡性腫瘤)大致上可分為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大類。所謂原發性肝癌就是指由肝本身的細胞或組織所產生的惡性腫瘤,包括肝細胞癌、肝膽管癌、肝細胞與肝膽管之混合型癌和肝母細胞癌等,另有由血管淋巴或肌纖維等組織產生的惡性腫瘤,即稱為肉瘤。
    
轉移性肝癌(又稱續發性肝癌),指的是由肝以外的器官或組織長出來的惡性腫瘤,經由血液循環或淋巴循環而轉移到肝臟,而後在肝臟生長變大的惡性腫瘤。常見 的有:消化道的癌症(如:大腸直腸癌、胃癌、膽癌、胰癌等)、乳癌、肺癌、骨癌、泌尿道的癌症(如:腎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等)

    
當你或家人的肝臟長了腫瘤時,請冷靜地思考,到底是肝臟本身長出來的或是從肝外其它器官或組織長的腫瘤而轉移來肝臟?到底是良性或惡性變化?因此下一步驟應該是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包括:血液、超音波、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或磁振造影檢查,你的主治醫師會綜合各種資料來研判 是否需要手術切除(或請內科醫師會診外科醫師討論後決定)

不論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到目前國內外醫學界公認最好的方法是外科手術切除(所謂斬草除根,杜絕後患)
實際上,手術的目的有:

切除病灶。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手術,治癒的機會在六成以上。

經由病理切片檢查才能得知真正的 "病因"是什麼。

知道從那裡來的 "病因",才知道手術後下一步該怎麼做(因為並不是每一種肝癌都對化學治療有效果)

知道 "病因"才可能知道你的家人是否會得到同樣的病,進而才能夠及早檢查,才不會延誤治療時機。

肝 癌的手術,即所謂"切肝手術",是屬於大手術,亦即它的危險性較高,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較一般手術來得高些。但是醫學的進步,包括:謹慎地手術前的全身檢查,手術中優秀的麻醉醫術和外科技術以及手術後的醫護照顧,使得手術成功的機會大為提高。以往手術死亡率由30%以上降至今天的10%以下,而併發症的發 生率也由50%以上降至20%以下。至於手術的方法(即切肝要切多大範圍),通 常主治 醫師會依病人的全身健康情形,(例如有無心、肺、腎、腦等功等異 常),腫瘤大小,腫瘤的位置,肝功能好壞等來決定。一般可分為右葉切除,左葉切除,左外側葉切除,肝小節切除,廣泛性右葉或左葉切除,或大小面積不等的區域切除(或稱楔狀切除)等等。如果因為全身健康狀況不佳,肝功能較差或腫瘤太大時,則可考慮先接受手術前的栓塞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 "三合一治療",待腫瘤變小,或身體健康狀況改善時再做手術治療,如此可以增加手術成功的機會。

一般人會擔心肝臟手術可能會 發生併發症,事實上比率並不高且大都可以經過醫護人員細心的照護而痊癒。併發症可以分為內科性和外科性兩類。內科性併發症包括:肺炎、尿路感染、心臟病或腦中風發作、肝功能衰竭等;外科性併發症包括:手術後出血、傷口血腫或感染,腹腔內膿瘍,膽汁泄漏等。併發症有些是可以預防的,例如:術前加強心肺功能 (做運動,做深呼吸等),術後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多做深呼吸、咳痰及早下床走動等。當然選擇有經驗的醫療小組,為你或你的家人治療是絕對必要的。肝癌手術後要依照醫護人員的指示,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因為一半以上的復發病例在手術後5年內發生。醫師常會囑咐病人每24個月就需要做一次抽血檢查及腹部超 音波檢查,以早期診斷復發的腫瘤才能及早治療。至於復發的肝癌仍然有機會切除,其再次手術的考慮與第一次手術的考慮相同,主治醫師應該都會詳加評估並與病患及家屬溝通了解後再決定治療步驟,而其成功的機會也在六成以上。

當肝癌合併肝硬化時,除了肝局部切除外,可以考慮肝臟移植手術,以解決因為慢性肝炎導致肝硬化的問題,根據國外的報告,五年的存活率可達到40%左右。手術的時機應該與你的主治醫師詳加討論後決定。

    "諱疾忌醫"往往是治療失敗的最重要因素。雖然肝癌的治療尚有非手術方法,諸如:動脈栓塞治療、酒精注射、冰醋酸注射、雷射治療、微波治療、液態氮治療、放射線治療、賀爾蒙療法或電化學治療等等。「手術切除」到目前仍是治療肝癌最有效的選擇,如果腫瘤太大可以做大範圍切除,以減少 "腫瘤負擔",再佐以上述之輔助治療。希望國人平常即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當發現肝臟疾病或肝功能異常時,即應經由有經驗的醫療小組仔細評估後,決定治療計劃,如此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ven2121 的頭像
    aven2121

    敝人從事血液透析洗肝治療看盡生命的無奈,借此提供肝臟治療相關知識。

    aven2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